学生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机构设置 > 教学机构 > 经济管理学院 > 学生工作

拥有积极心态,不抛弃 不放弃 不抱怨

发表时间:2011-09-10 15:54:00   次浏览

    九月,既是大学新生入学的黄金月,也是大学毕业生准备就业的开始。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蓦然回首,会发现大学时光过得飞快,马上就要完成从学生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跨入社会的大门,成为社会职场上的一员。从现在开始到20116月份,有几个月的就业准备期。快要毕业了,你做好准备了吗?
     
从学生的理想状态进入到职场的社会现实,许多大学生准备不足。一是对就业形势了解不多。这主要是学校的就业与生涯规划教育相对滞后,缺少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引导,致使学生把就业多归因为社会。二是部分学生还沉浸在理想状态。这是由于大学生自身还处在理想大于现实的年龄段,幻想多于现实,梦想多于实际,缺少与社会的实质性接触。三是就业经验缺乏,心理过度紧张。在大学中,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实践的经验相对较少,缺少直面就业现实的技巧和力量。
   
     
心态需要及时调适
   
     
严峻的就业形势,必然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认知、情绪、行为、生理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压力情境下的一种正常反应,许多学生都可能会感受到。但反应过度,明显地影响了就业进程和学业进展,就需要及时调适。
   
     
焦虑
   
     
就业前的一段时间内,即将毕业的学生既要完成学业,又要准备考研,还要不断了解就业信息甚至奔波于用人单位之间应聘,致使身心疲惫,在心理上出现紧张、不安、烦躁、焦急、忧虑、恐惧等相互交织的情绪状态。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是任何人在重要事件发生前的心理反应。但是,如果焦虑过度,就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也会影响心情,严重者会影响到睡眠。有的学生愈是临近毕业,这种担心和焦虑情绪愈是明显,甚至会患上一种手机短信综合症,似乎害怕漏掉任何一个短信和电话,担心错过任何一次面试机会。
   
     
怯懦
   
     
怯懦是一种胆小、脆弱的性格特征。怯懦在大学生面试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一些学生生性胆小,害怕与人接触,在就业时非常怯懦,总是缩手缩脚,不敢勇往直前,即使有真本事,也无法得到正常的发挥。
    
      
自负
   
     
自负是一种因自我评价过高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缺乏客观地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有人把自负称为太自信,实际上是对自己的过度评价,不太符合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的学生天生具有自负性格,具有宁可人求我,我决不求人的气势。有的学生或因就读的是名校或因所学专业相对较热,或者认为自己的综合素质很高,或者好几家用人单位选中而产生高人一等的心理。因此,就业时会有挑三拣四,挑剔用人单位的毛病,而没有想到要找工作的是自己。真是自信过了头,变成了自负,是自己不认识自己了。
   
     
自卑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一种负面情绪体验,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部分大学生因所学专业不景气,或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屡次受挫,逐渐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低,似乎什么都比不上别人,习惯拿自己的劣势与别人优势对比。还有一些学生不是精心准备就业技巧和就业实力,而是把时间放在整理外形上,所以假期中出现毕业生集中整容的一些现象。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往往表现为多疑、害羞、孤僻、自卑、嫉妒、缺乏信心和勇气、不敢竞争、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长处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与择业。
   
       
嫉妒
   
     
嫉妒是指个人对他人的成就、名望、特长或拥有的财产或地位等所产生的一种既羡慕又敌视的情绪反应。就业中,当有些学生看见或听说别人找到了条件优越、效益较好的单位心理上就不平衡,抱着他能去,我更能去的态度非要找一个条件更好的单位,而不考虑自身的条件、社会需要特点、职业发展及就业中的机遇因素。或者一些学生对别人所找的工作心存嫉妒,特别是看到自认为条件不如自己的人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就更容易出现嫉妒心理,使内心产生很不舒服的感觉,久而久之可能会在个别学生的行为上表现出来。
   
     
自责
   
     
自责是一种因个人原因而错失某些机会后的自我指责和内疚后悔的心理感受。从一定程度上讲,就业机会是均等的。关键是个人能否把握住机会。有些学生对于就业定位不准,自己也不太清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所以总想找一个最理想的工作。结果随着一次次机会的错过,开始后悔不该当初。然后随着毕业的临近,可能饥不择食地草草地签定一个就业协议。但签定协议之后,又开始后悔。
   
     
挫折
   
     
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反应。
   
     
当前大学生就业很难一帆风顺,可能需要多次寻找才能找到合适的单位。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困难或暂时择业失败,往往产生挫折心理,感到失落,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世界一片灰暗。但是有的大学毕业生,在挫折面前愈挫愈勇,不相信凭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找不到称心的工作。
   
     
观念决定行动,认识决定高度,行动决定宽度
   
     
先就业后发展,先生存后生活,成为当下大学生就业转变的重要观念。同时,在就业过程中,要不断调适心理,改变行为,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去寻找自己钟情的工作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为自己谋得生存和生活以及发展的工作岗位,给自己创造施展才华的舞台并融入社会。
   
     
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望值。就业难、难就业是整个社会存在的现实难题,也是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多数新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趋于下降,薪酬、福利减少,非正规就业岗位比重增加,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端服务业岗位不足,寻找工作岗位所用的时间、精力和花费明显增多,实习零工资的现象已经出现。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上不能有丝毫松懈。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在这种就业严峻的形势下,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为了提高就业成功率,一定要根据国家提出的就业新政和个人的专业、心理素质和社会关系等条件,调整就业方向和期望值,采取先就业后发展,先生存后生活的策略,抢先一步赢得发展生存的空间和时间。如果不就业,养活不了自己,就很满足自己最基本的安全需要,也就很难实现更远大的抱负。
   
     
深化职业认识,树立合理就业观。观念决定行动,认识决定高度,行动决定宽度。目前存在的合法职业,都有其适合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最重要是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职业的选择不仅是谋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也是体现自己社会价值的手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以,在职业选择中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更匹配的职业。当前社会的就业并不一定是终身固定职业,社会在变,职业也在变,人也会随着变。因此,加深对职业和职业前景的认识,以变应变,提前选定自己的的职业,可以使自己安心大学最后的学业和提前准备就业后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要求。
   
     
正确认识压力,及时地调适心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出现的紧张、焦虑、担心、害怕等情绪反应,一般都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压力既可以是推动就业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就业的阻力。就业者需要掌握有效的技巧进行调适,如放松调适法、注意力转移法、情绪宣泄法、合理情绪疗法、自我激励法等,有助于促进个人水平的正常发挥。希望就业的毕业生,千万不要用病态的词汇如焦虑障碍、人格障碍来给个人出现的正常情绪反应贴标签,避免这些病态词汇妨碍个人能力的正常发挥和综合素质的呈现。当然,如果个别学生的心理状态特别不佳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或与家人、朋友交流以舒缓紧张情绪。
   
     
提高决断能力,抓住合适的机会。管理上有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就业也是一种管理,需要就业者提高决策能力,当即立断,抓住合适的就业机会。聪明者会创造机会,实务者会抓住机会,梦幻者会错失机会。为了提高就业命中率,要敢于竞争,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勇往直前;要善于竞争,充分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美好品德,力争在竞争中获胜。要勇于合作,共享信息和求职的心理体会,即使自己不会被录用,也可以推荐自己的同学去谋职。因为自己或他人的求职成功并不是他人或自己成功的障碍,更不是走他人的路,让对方无路可走。在即将进入职场之前,建议毕业生反复研读《致加西亚的信》一书,认真剖析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必将对选择职业以及对适应职业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拥有积极心态,坦然地面对挫折 就业中遇到挫折,既是正常的也是经常的现象。不要因一次或几次就业失败而全面否定自己,不要灰心丧气,不要妄自菲薄,不要失去自信,更不要失去继续寻找就业机会的力量和勇气。要拥有积极心态,不抛弃不放弃不抱怨,坦然面对挫折。要理性分析就业失败的原因,乐观看待就业的困难。求职失败,不一定是自己的能力不行,更不是人生的失败,也许仅仅是职位与个人不匹配等。在求职中,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既要敢于梦想,也要符合实际。同时要坚信:你拥有的超过你的想象,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社会职业千万种,总有一种适合自己,总有自己生存的立锥之地。
   
     
改变被动等待,多方寻求信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运行多年,大学生就业制度早已改变了过去那种包分配的办法。就业是一种双向选择,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双向联姻。学校只是为学生就业提供信息和引线搭桥,信息是公开的,关键在于求职者能否主动索取或查寻。如果一味地等待,不主动寻找信息和积极参加招聘会,仅抱着你不要我是你的损失的态度,期待用人单位主动邀请,可能就会出现毕业即待业的情况。所以要主动择业,多方打探信息,综合分析,决定下一步的就业策略。
   
     
加强生涯规划,提前计划未来。 大学生就业是个人生涯规划的又一次新开始,希望能在职业生涯的起点上开始规划自己今后的新生活,做自己想做和挑战的工作,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挖掘和开发,展示自己的才华,体验成功的快乐。就大学生就业而言,要把就业看成是职业生涯的起始环节,用理性认知化解情绪化的倾向,不要过分计较短期内的利益得失,而应把眼光放得更为长远,以发挥自己的潜能作为择业的重要参考指标。要规划好个人的职业生涯,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认识自我达到知已,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水平等,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就业倾向、就业态度,分析自己的求职技能和技巧,从内心寻找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客观分析自己的竞争力如何。(2)了解社会完成知彼,判断社会经济发展走向以及国家最急需的行业和规划。(3)确立目标引领方向,明确个人发展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力争向自己最喜欢的终极目标努力。(4)完成职业测试与心理咨询。借助学校心理咨询的资源,进行职业心理测试或与心理咨询教师面谈,分析多种因素,全面科学规划未来。
   
     
精心准备应聘,多方面展示情商 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提升。根据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素质最看重的前5个指标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从这5个指标来看,大学生在求职过程,展示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因此,大学生在求职前,必须精心准备,认真对待,反复演练。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识和特长、品德等。也许面试的时间虽然短暂,但细节却很重要,情商的表现更为重要。所以,就业时不能忽略细节,包括制作简历、穿着打扮、面谈时间控制等,都要得体并具有个性。记住:让情商去很好地表现智商,为赢得工作岗位留下美好的印象。